百姓点赞,群众说好,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民生工作成效的唯一检验标准。今年,黎托街道东澜湾社区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撬动辖区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全力做好党建“加法”,激活基层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精准服务,打造和谐幸福生活港湾。

01
党建+群建,“加”出居民幸福指数新高度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从小处着手细处发力,通过开展各类便民、惠民服务,以居民生活“小切口”开辟了邻里相处“大团结”格局。“我从老家过来带孙,下楼一趟,碰不到半个熟人。”“这里剪头发好贵,两周一剪,太划不来啊”......群众的声音,尽数入耳,群众的思虑,尽数入心。为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生活,解决居民日常生活小问题,东澜湾社区结合实际,策划形成了“便民服务360”项目,每月“逢0开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磨刀、修鞋、补锅、配钥匙、家庭医生、理发等一系列便民服务,360度全方位为辖区居民提供居家适用服务。
同时,社区从“兴趣乐邻”发力,以居民兴趣志向、技能专长为切入点,有效整合辖区资源,依托社区阵地,创办了澜湾讲堂,开设歌唱、瑜伽、舞蹈、摄影等各类兴趣艺术班8个,目前澜湾讲堂已累计开班560课次,服务群众13200人次。一把磨刀石,磨掉了居民与社区的隔阂陌生感;一根缝纫线,拉近了居民与社区的距离;居民群众在点滴小微服务中,对社区的认可度信任感与日俱增。

02
党建+关建,“加”出未成年健康教育新成效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职责。东澜湾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在党建带领关心下一代建设上不断作为,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党建带关建”新路径、新模式,创建了“恰同学少年汇”工作室,构建“家校社企”联动模式,由社区牵头,凝聚辖区学校、企业、艺术培训机构、党员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同心协力为未成年人提供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家校社企”联动模式的引领下,社区建立了“一室三站”工作机制,“一室”即“恰同学少年汇”工作室,“三站”即家庭教育服务站、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依托“一室三站”工作机制,孵化孕育“情绪驿站”“澜湾小义工”“澜湾少年说”等子品牌。截至目前,这些品牌通过邀请学校名师、“五老”志愿者等进行爱国、普法、两型等主题宣讲105次,累计开展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并连续3年前往湘西桑植、永顺进行贫困助学,定点帮助困难家庭。2019年,社区“恰同学少年汇”工作室被长沙市文明办评为长沙市家庭教育服务站。

03 党建+共建 “加”出基层治理新动能
“罗书记,7栋1单元有电动车上楼充电,你们快安排人来处理吧。”东澜湾小区党支部书记在接到小区党员信息员“线报”后,第一时间联合小区业委会、监事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开展“屋前议事”,针对电动车违规充电问题商议解决方案,通过多方协商议事,在东澜湾小区全面加装电梯“天眼”33台,对电动车上楼充电行为实时监控,切实掐断危险火苗。
“又有人从楼上丢东西下来了,物业快查查这是哪户人家干的?”高空坠物问题在双水湾小区屡有发生,这种“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让小区住户苦不堪言。为杜绝居民不文明行为,消除安全隐患,针对高空坠物问题,小区党支部牵头开展小区议事,由物业出资在小区新增44个高空摄像头,将“高空投瓶”变为“高空投屏”,让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居民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为了让居民的所愁所盼、所思所想落到实处,社区在各小区建立了“小区党支部委员+党员网格长+党员楼栋长+党员信息员”的党员网格志愿服务队伍,由党员信息员实地收集小区“疑难杂事”,小区党支部唱主角,组织小区业委会、监事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在小区议事协商机制下共同处理小区公共事务,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下一步,东澜湾社区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加强企业联动,盘活辖区资源,集聚党群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宜居文明小区、和谐幸福社区。
来源:雨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戴雨瑶 通讯员黄媛 黄叙仪
编辑:周哲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uhuaxinwen.com/content/2021/12/24/1067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