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听到湖南大学马院教授的专业课,这样的党课既接地气又有深度!”金地社区流动党员刘婷感慨道。近日,砂子塘街道紧扣党员教育培训规划要求,依托“家门口思政课”的名校资源,在金科园社区党员教育基地开展党员集中培训。机关全体党员、社区“两委”成员、小区支部书记代表、两新支部书记代表及流动党员代表,通过微党课分享、党员教育片学习、专家授课等形式,同上一堂思政课。

培训会上,机关及社区党员代表熊彪、胡平、谢昀、张立琼、罗仄平、陈福松率先分享微党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畅谈学习体会和实践感悟。随后全体学员观看《总书记治国理政故事》教育片,接受党性熏陶。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韩琳以“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题,从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出发,系统解读著作中的创新观点与思想精髓,引导党员将理论学习与服务群众、推动工作深度结合。
这堂精彩纷呈的“家门口思政课”,正是砂子塘街道近年来破解基层党员教育瓶颈、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街道以基层党校建设为抓手,通过“街道+社会组织+高校”的模式,链接了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源,开展了博士理论宣讲团“双学双做”送学上门活动,从阵地、师资、服务三方面发力,让党员教育焕发新生机。
搭建“立体式”阵地,让学习触手可及。街道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线下+线上”“固定+移动”的教育阵地体系。线下在金科园社区打造了家门口思政课研学基地以及思源广场党性教育基地,将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经验等,提炼成思政课的现实素材,开发了移动情景式党课。线上搭建党员学习微信群、开办《党史云课堂》,推送理论文章和原创党史小故事,实现“随时随地学、碎片时间学”。
盘活“多元化”师资,让课程有料对味。砂子塘街道创新“领导带头讲、名师生动讲、民师常态讲”模式。街道领导带头到联点社区讲微党课,支部书记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常态化开讲。街道通过社会组织链接湖大马院资源,组建博士理论宣讲团开展专业授课与“送学上门”。深挖社区“五老”资源,推选出8位民师用身边人讲身边事。

强化“精准化”服务,让教育暖心走心。砂子塘街道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推出“定制化”服务。为街道社区干部开设业务提升课。为年老体弱党员联合湖大学子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为流动党员搭建线上学习渠道,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如今,“家门口的思政课”已成为砂子塘街道党员教育的响亮品牌。党员们在常态化学习中坚定信念、提升本领,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效,推动了电梯加装、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实事的落实。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哲文
本文链接:https://wap.yuhuaxinwen.com/content/646955/68/1545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