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雨花站4月18日讯(侯家塘街道 供稿)社区医疗契约式服务是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服务行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贴近社区居民,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所推行的一项服务举措。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的服务团队,对辖区居民实施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要约,明确服务对象和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采取预约服务、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形式,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侯家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4月开始全面铺开社区医疗契约式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3353的服务模式。
1、实施“三定”,服务团队网格化。一是依区域定网格。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人口密度分布等因素合理将整街道划分成60个基本网格。二是依网格定人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6个社区服务团队,每团队负责300至400个家庭,每个网格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任网格长、一名护士、一名慢病专干任网格员的基本网格构成。三是依人员定职责。明确分工,明晰责任,确保疾病有人看、服务做到位。全科医生负责签约、上门巡视和诊疗工作,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和日常护理工作,慢病专干负责慢病管理,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2、搭建“三线”,服务载体多元化。一是设立电话服务咨询线。安排专人为来电者提供咨询、预约服务,同时确保提供的信息可靠、准确,提高居民成功获得咨询和服务的满意度。二是开通微信平台交流线。建立微信群,实时发布优惠活动和公共卫生预警等相关信息,根据微信群讨论的热点,不断拓展发布范围,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建立信息化支撑线。实行信息化、数字化健康管理,以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以促健康为中心,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优生优育指导为服务内容,为所有签约服务对象办理契约式服务诊疗卡,确保随时家庭健康动态。
3、提供“五式”,服务形式个性化。一是关怀式服务。免费对空巢老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出诊、健康咨询,提供康复设备并指导使用。二是互动式服务。建立病情联席会诊机制,中心主任定期召集医生会诊疑难杂症,必要时邀请专家会诊。不定期的召集病人,通报当前流行疫情,传授防护知识。三是分类式服务。在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对慢病患者、高危人群、健康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四是预约式服务。想来看病的居民只要事先打来预约电话,到了约好的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上预约卡,填一个预约单,就可以马上就诊了,十分方便,病人“跑白趟”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五是监测式服务。针对慢病患者,定时测量血压血糖、健康咨询、推拿按摩等,实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与2家省级医院和3家市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一旦监测到病情变化,能立即向上级医院转诊。
4、形成“三管”,服务机制长效化。一是优惠诊疗管理。对签约家庭,免诊疗费和挂号费,检查化验费和注射费享受八折优惠,建档居民全年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等多种优惠措施,确保家庭契约式服务的公益性和惠民性。二是推行绩效管理。建立了激励机制,明确了奖励标准。实施低工资高奖励的薪酬制度,把服务量计入每月绩效奖金分配当中,设立签约奖,出诊上门访视、电话访视、建档管理等工作分别实施单项奖励的机制。三是鼓励自我管理。及时将健康信息告知居民,使其知晓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制定良好生活习惯,及时进行自我干预。
来源:红网雨花站
作者:侯家塘街道
编辑:周哲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uhuaxinwen.com/content/66/2014/0418/14151.html